约为一石多一些,按照当时的粮价,一石粮食能卖三贯多。
但是收购价却被压的很低,地主乡绅又不准百姓私自卖粮,必须卖给限定的人。
也就是说孙老汉需要拿出十亩地的产出才可以还上这一笔钱,但天不遂人愿,贞观二年发生了大旱,加上少量的蝗灾,导致粮食产量骤降,地中的产出孙老汉自家都不够吃,更不要提还钱了。
然后利滚利,短短三个月时间,孙老汉的五十亩耕地就成了郑家名下的土地,五十亩地的粮种,一年时间换回了五十亩地,这样的交易比比皆是。
最终刘老汉一家苦不堪言,觉得生活无望,被迫迁至边境,但是这一家人并没有走到边境,而是饿死在了途中,惨遭另类灭门。
排列第三的则是布匹,目前市面上使用最多的是生绢,普通百姓用的就是这一种,价格随着灾年也上涨了不少,目前四百钱左右一匹。
除了这三个最赚钱的,郑家还开有当铺,杂货铺等店铺,几乎涉足了所有他们能看的上的行列。
李元景深深的皱着眉头,事实要比他想象的更难。
虽然嘴上说起来挺容易的,比如说让粮食产量增加,以此来打压粮价,推动官仓提高收购价格,允许百姓将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