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李元景在历史方面的知识储备不是多么的优秀,但是薛礼薛仁贵这个大名他还是听说过的。
什么三箭定天山,良策息干戈,脱帽退万敌等等的。
单从历史定位上来说,薛仁贵的历史作用以及贡献不比任何人差,但是差就差在了他晚出生了二十年。
若是能在开过战争时期就投靠大唐,薛仁贵的名字一定会出现在后来的一期凌烟阁。
而当大唐的开过老将一个个老去的时候,站出来接班的人就是薛仁贵以及苏定方等一批新秀。
开国老将们奠定了大唐前三十年的稳定,而薛仁贵他们则是保证了大唐后三十年的稳定。
“哎……贵胄之后啊!”李道宗忍不住的叹了口气。
怎么说也是北魏河东王之后,到了薛仁贵这里才不过六代,仅仅只是六代,薛家便从河东王混到了现在这种需要寄人篱下才能勉强生活的地步。
李道宗不由得想到了自己的后代,当然,站在一旁的李绩也没好到哪去。
至少跟河东王比起来,他的后代中起码还有薛仁贵这么一个可造之材,而且还肯吃苦历练自己。
自己的后代呢?虽然现在有自己在支撑着,可当有一天自己撑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