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施分封制时,因为国内各地都是有皇帝的亲人所看管,关系非常密切,所以让当时百姓过得非常好,动乱也很少发生。但这只能在开国皇帝在位时,如果一旦开国皇帝驾崩了,接下来那便又是一场浩劫,许多藩王就会为争夺皇位,开始叛乱,例如西汉的“齐国之乱”和西晋的“八王之乱”!
不过到了唐朝时期,虽说有汉朝、晋朝的惨痛教训在前,但李二仍然想要复用分封制,封赏自己的儿子以及助他谋得皇位的大臣。
史书记载,贞观元年七月,李二找来萧瑀商议分封制,萧瑀这人极为推崇周礼,可谓是分封制最为积极的提倡者,他当时说过,“臣观前代国祚所以长久者,莫若封诸侯以为盘石之固。秦并六国,罢侯置守,二代而亡;汉有天下,郡国参建,亦得年余四百,魏、晋废之,不能永久,封建之法,实可遵行”。
李二终于找到了一个志同道合的人,大为欣喜,当即就要颁布政令,开始大肆封赏手下有功的大臣,但关键时候,李二的想法却遭到了以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白药、颜师古为首的大臣的强烈反对,因为在他们看来,分封制乃是国家祸乱之根源,一旦开了这道口子,日后的大唐必然陷入各地诸侯混战之局面。
所以当时的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