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出,秦汉之前的朝代,对于环境以及林木的保护,还是相当重视的。
但我国植树造林的历史,最少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礼记》说:“孟春之月,盛德在木”,意思 说春天植树造林,是最大的道德行为。早在父系氏族社会后期公元前的虞舜时代,就设立了执掌山林的官员“虞官”。西周时期,朝廷设立的山虞其实就是由虞官演化而来的,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林业部长”。
夏禹时,还出现了保护林木的行政法规,《周书大聚篇》说:“禹之禁,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
所以,保护环境、保护山林的概念并不是由近代的人们最先提出来的,我们的祖先在最开始的时候,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
此时由萧瑀提出恢复旧制,重设山虞、林衡之职,大殿中的众人除了李泽轩之外,都回过了神 来,既然种树、护山林在此前已有先例,那当下推行李泽轩的植树节,倒不会显得那么突兀了!
而且大唐目前虽然不像西周那样有专管山林的官员,但百姓们还是有种树意识的,只不过不是种在黄河边上,而是种在自家永业田的田埂上!唐代每处的永业田周围,都会种植一定数量的数目,这个叫做农田防护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