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是一项很晚才有的技术,若是那般,大规模用白糖可就费劲了。
孙传庭先是一愣,进而哈哈大笑,“我还以为你什么都知道,原来白糖的事情你并不知。”
华夏是制糖业的鼻祖,唐宋之时,尽管制糖业突飞猛进,但是生产雪白颜色的白糖,无论技术还是成本,还都是桩难事。
直到明中期,新颖的“黄泥水淋糖法”横空出世,才漂亮攻克这难题。
黄泥水淋糖法,即将甘蔗榨汁后火熬,先按常规方法制成黑砂糖,然后把制好的黑砂糖放入瓦制漏斗里结块,再把黄泥水浇入漏斗产生反应,就能得到雪白的白糖。
这个操作最早出现在福建,随后火遍大明各地,更成了世界制糖史的里程碑:低成本的简单技术,辅以明朝“蔗车”等新型制糖装备,曾经昂贵稀少的白糖,就这样快速生产出来。
如此火热生产,也叫大明的“白糖出口”异军突起,成了直追丝绸瓷器的火爆产业:“隆庆开关”后,每年输往倭国数万担白糖,号称“海上马车夫”的荷兰船队,也靠向欧洲倒卖明朝白糖赚差价。
异军突起的英国船队,已经开始动辄数万担的进货量。
在大明已是“白菜价”的白糖,已经风靡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