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因为中原无人知晓,再就是人口还没有增长到那么夸张的程度。
如今,大明人口亿万,在没有机械耕作和化肥农药提高产量的前提下,他们唯有开辟新的产粮地。
工业化之前,土地的潜力有限,想要爆发产值,只有依靠摊大饼似的获取可耕种的土地。
所以在没有认识到世界上还有北美那种粮仓地之前,中华民族已经将他们视野里水热条件最好的产量区占据了。
至于中南半岛等地方,在当时人们的眼里,哪里是瘴气密布之地。
在没有高效药物和空调之类现代化降温手段之前,热带的各种病菌以及闷热的气候环境,会轻飘的干掉人类。
转回来再说眼前,明末气候转冷,冬日漫长且温度偏低。
好在地广人稀,只要面积够,一年收获一季也就足够吃。
或许再往北,到东西伯利亚地区,后世的产量区,此时的环境彻底无法种植粮食。
当然,以现有条件,产量低下的前提下,只有依靠更多的种植面积。
“周大人,咱们在极北之地,可是有努尔干都司呢,虽然几十年没有人去过,但好歹是咱大明地盘。这不是,黄台吉恰好带兵去了。你说,咱们派兵去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