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在稍微牺牲重量的前提下,大幅提高板甲的防御能力!
至于头盔,也是一体锻造,吸取同时代欧洲盔以及奥斯曼头盔的特点,加入东方特色,并且将盔檐放大,借鉴欧洲盔的特点以后,能有更好的防护作用!
在结合部位,则采用明军普遍的布面结构,内里用在用一层铁网链,丝毫不影响活动。
护面则特别使用螺丝升缩式,轻便也有很好的防御能力。
用火铳进行试验,在二十丈的距离上,仍旧无法击穿!
十五丈有个别部位击穿,十丈才有将薄弱部位普遍击穿。
就算是女真用的重型破甲锥,在五丈的距离上都无法击穿!
数据放到方书安面前时候,他并不是特别重视。
虽然现在由于焦炭炼钢,成本大幅降低的同时又提高了产量。
但是对于会增加作战重量的方式,方书安并不太感冒,如果能在现有基础上减掉重量,意义会更大。
有时候,知道的太多反而会限制想象的能力,他就是典型。
虽然说板甲迟早要被历史淘汰,但是在现在,十丈左右才会被破甲的情况下,对于作战的意义,或许比出现燧发枪更令人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