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每个将领的家丁数量,又不足以应对大兵团作战,他们就像精锐的特种兵,但特种兵只适合小分队作战,遇上野战兵团他们再强也只能是被碾压。
戚继光就是试图改变这一点。
他就是想让明军重新回到真正野战兵团化的路子上。
但其他人都不想,对朝廷来说花钱太多,除了张居正这样真正有魄力的改革者没人愿意掏这样的巨款。
对边镇的将领们来说,他们需要的是养寇自重,野战兵团化一举荡平周围这些胡虏,他们以后还怎么玩?像李成梁那样,时不时带着千八百的精锐家丁出去犁庭,割些人头抢些财物回来邀功,但却不真正消灭这些胡虏,这样朝廷就必须继续养着他们,这才是他们的玩法。
对文臣来说也没有改革的必要。
碎片化就很好。
碎片化就意味着将领权力始终就那点,永远不可能威胁文官的统治权。
最终戚继光失败了。
然后这些碎片化的明军,在面对建奴的野战军团后,就基本上失去了真正的抵抗能力。
至于明军真正的野战军团……
一半是纸面数字,他们那实际不存在的名字,只是用来领空饷养活那些成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