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万两都没问题。实际上当年户部想重新征收契税时候,就是计划每年增加十万两,但他们的契税只是盯着房产和土地交易,高利贷借据这种东西被无视了。
“想法好,但推行不易啊!”
朱国祯说道。
“您是说群起鼓噪吗?您忘了晚辈就擅长对付这个?”
杨信笑道。
好吧,朱国祯不想讨论了。
不过这算起来还是能行的,田产交易之所以不愿意交契税,并不是因为这份税,而是因为很多田产都是隐田,契税就得留契尾,这样也就意味着以后必须交田赋了。
这是群起鼓噪的主要原因。
但如果是高利贷,房屋交易,大宗货物交易,要是税率不高的话大家还是很乐意去盖章,毕竟一旦有人起了歪心思 ,到时候契约在官府无效那就麻烦了,而这条税法如果实行,这种事情是肯定会出现的。那时候放贷的就只能凭本事,实际上也有办法解决,毕竟放贷的都是地方上有权有势的,但终究不如去交了税来的简单。
唯一的问题是……
“杨佥事也不怕天下人耻笑!”
黄道周鄙视地说道。
“不怕,这钱赚得堂堂正正有何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