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他的玉米试验田。
方汀兰指挥方家的家奴,在这片试验田里用杨信教的那套,种了总计一百亩玉米,严格进行科学化管理,什么人工辅助授粉,什么去雄,统统都用上,不过这片地就是普通的旱田,纯粹靠天等雨的那种,并不是什么水浇地,而且没有大量施肥,倒是捉虫比较勤一些。
今天开始收获了。
方汀兰和许显纯见礼。
“两百二十斤,但还没晒干。”
方汀兰说道。
“去两成水分,实际上也就是一百七十多斤。”
杨信说道。
这些玉米实际上已经半干,百分之二十的水分是正常的,这样算起来哪怕用上他那套,这些玉米亩产也是很可怜,不过这是加了人为限制的,如果换到上田甚至上上田,那这个产量肯定会增加到两百斤以上,甚至接近三百,但这样的田就用不着种玉米,种水稻不是更好?哪怕种粟也能毛收两百斤以上,而且这个产量是付出大量劳力科学管理之后的,如果粗放化种植,在这种中田估计也就一百斤甚至更低,这就基本上是清末北方玉米的亩产了。
“那这还不如麦子啊!”
许显纯好奇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