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挫都没有,这让茅真黄很是意外,直到他背完,茅真黄还有点意犹未尽。
“背完了!”
“既然背完了,那可理解每句的意思 ?”
茅真黄不由的多了一丝期待!
应试之文都不长,科举万变不离其中,就那几本书,也就那么多言,所有通背下来到张嘴如流,科举这路也就意味着可以迈步往上走了,若在将其中一本理解个五六分,这辈子混个童生基本不是问题。
但这条路难就难在“理解”这二字上!
别看文段,但其中每一句话都能释出四五千文来,更恐怖的是上了考场,考官更不会按套路出牌,其中摘除两三个字,甚至拆解组句这种变相难为人的题,占正是科举的九成以上。
而这种玩法,这帮考官更是可以玩上几千年前不在重样的。
这就是科举!
小瞧这条路的,都是写文章不知道什么是跑题的选手。
“不理解!”
“不理解正常,那除了这片‘修身’你还会背什么?”
茅真黄没有太过于失望,如果一个五岁的孩童张嘴就理解“掩其不善而著其善”、“见君子而后厌然”,那才是恐怖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