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的小家伙拎着发髻好一顿打,打的孩子满脸是血,连附近的百姓都看不下去了。
“个先人板板的!再打就打死老!”
只见一位看热闹的白布缠头的中年汉子,一脸糟心的转过头,问他旁边的一位老大爷:“小泥鳅这是咋了?”
“涎皮程一大早就让小泥鳅打水,他要喝茶。”这个时候,就见旁边的那位一身短衣的老大爷摇头说道:
“结果孩子饿得受不了,正好赶上村里刘二爹抬棺出殡,他就去捡了几个蜞头吃……这不误了打水的时辰,结果被涎皮程抓到了,好一通打!”
“低低葛葛点事儿(一点点小事)至于把人往死里打?涎皮程这个背时的(倒霉家伙)!”只见那个中年人愤愤不平的说道。
这里边他们所说的“捡蜞头”,实际上是古代蜀中的一种风俗。
在古代的巴蜀两地,每当有人出殡的时候,这户人家都会做一些手指甲大小的面食,做成鬼脸的形状。用油炸了以后,抬棺的时候沿途抛洒。
这种东西的名字叫做就叫做“蜞头”,其实就是用它来贿赂沿途的孤魂野鬼的意思 。
当时生活条件差,所以有些吃不饱的人,一见到出殡的队伍,就会沿途捡拾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