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不断的向沈墨的军阵发起冲击。
而敌军一旦顶着伤亡冲到了自己弓箭射程之内,那沈墨的士兵就只能凭着盔甲硬扛了。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迫切需要一种比对方弓箭射程远、还可以大面积杀伤敌军的爆炸武器。
同时这种武器必须轻便小巧,所以重型的火炮和火箭是代替不了的。
……在沈墨他们在和蒙古人作战的过程中,首先第一要解决的永远是机动性的问题。
凡是不能驮在战马上前进的武器,都对那支蒙古军意义不大。
因为在接战时,不管什么秘密武器只要一经露面,敌人吃过一次亏之后就会再无神 秘可言。
而在沈墨的心中,那些能够倾泻出大量火力,用来克制蒙古骑兵的装备,不管是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输入中国,当时称为"格林快炮"的手摇式加特林机枪,还是射程极远的雷神 式火箭,它们都沉重庞大,根本离不开马车。
就更别提沉重的火炮了。
所以在和蒙古人接战,尤其是追击战的时候。
这样的重型武器只能起到出奇制胜的效果,却绝追不上蒙古人的机动速度。
因为蒙古人被手摇加特林扫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