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之后他们只要售卖了自己织出来的丝织品,就算是完成了他们的这一段工作。
这就是小门小户的线路,如果要说到大的一面。
就有点复杂了。
首先从蚕茧的生产那里,就不是一家一户的养蚕了,而是所谓的“蚕庄”养蚕。
这种蚕庄就相当于后世的集约化农场,通常都是由一家豪门大户出资建成的一个庄园。
在那里边的养蚕女其实都是雇工,她们赚取的也都是出卖劳动所得到的报酬。
因为这些大户根本不愁资金,可以购买品质优良的桑叶和蚕种。
而且通常会雇用精于养蚕技能的“蚕娘子”来养蚕。
所以蚕庄的茧子质量一般都比较好。
非但如此,而且蚕庄售卖茧子的数量也比一家一户要多很多。
所以在这种这种情况下,他们自然就占有一定优势。
蚕庄通常将自己养出来的蚕茧,卖给本地的织造工坊。
当然这些工坊也是相对规模比较大的,里面有很多织机。
在这之后,这些大工坊制造出来的丝绸,就和那些小门小户的机户织出来的绸缎一样,同时流入了丝绸商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