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的规矩。
而巴利文则看上去更加圆润,多数文字都是由圆圈或者半圆组成的,在圆圈和半圆的周围点缀着甩出去的长尾和重音符号。
可以说这是两种审美方式,完全不同的字体。
从这两种字体上推断,李玉龙觉得《摩诃利莫德萨诃》成书的时间最晚也不会晚于佛教在摩羯陀地区流行的时间。
李玉龙还搜索了很多关于《摩诃利莫德萨诃》这本经书的相关研究,很多学者在论文中得出了一个结论,《摩诃利莫德萨诃》应该是根据更古老的经书抄录而成的。
由于佛陀所在的时代,印度教出现了大规模的改革运动,而这些改革者和他们掀起的运动被佛陀称为沙门。而佛陀本人的学说则是这些沙门之中最著名的学说之一。
《摩诃利莫德萨诃》很可能是当时一本非常有名的上古经文,而几乎为所有的宗教改革者所引用。
《摩诃利莫德萨诃》之所以会被很多的印度教改革者所引用,其实原因无非就是传说之中的利莫人应该曾经建立过非常伟大的文明,而这种文明与古印度文明接触非常的频繁。
他们的文化和社会制度,以及日常的行为坐卧,全都成为印度修行者们所追求的榜样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