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阳沉吟着。半响后,赞叹道:“子尚真是国之良材啊!”
张昭只是发明制造出燧发枪还算不的什么。这是工匠的范畴。但是听张昭这一番话,显然他明白燧发枪的优点和缺点。这将改变战争的形势啊。
这样的人才不是良材是什么?张昭现在唯一欠缺的就是去战场上验证他的燧发枪排枪战术。届时,国朝将会升起一颗将星!
张昭谦逊的道:“阁老过誉!”
李东阳微微一笑,道:“不算过誉。当然,出了这个门,刚才的话老夫是不认的。子尚,你年纪还太年轻啊。誉满天下,一样是诽谤满天下。”
“学生明白。”
李东阳颔首,道:“四月一日京中诸将会操。你的新军要好好表现。堵住某些人的嘴。届时,老夫会帮你争取把兵部的火器工匠都调到你麾下去。”
兵部武器质量下降的事,他作为辅臣,怎么可能不知道?他也知道张昭的想法:要全盘掌握打造火器的工匠!
张昭再次起身道:“谢阁老!”
李东阳摆摆手,直言道:“这不仅仅是因为你是老夫的同乡。而是为国家大事。成化朝时,天下人说朝堂昏暗。有纸糊三阁老,泥塑六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