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和军户聊过后,思索数日,重新写的改革意见。还有奏章。他写信来,一方面是希望李东阳支持他,另一方面也是请教李东阳。
治国理政,李阁老是行家里手。
李教谕是个读书人,对政务、军事基本不通。不过最近京中舆论闹的沸沸扬扬,去九边游历的李幽已经回来。他找李幽来问过。譬如说,张昭的第一个提议:轮换。
国家养兵靡费钱粮,九边各军镇的兵力都只是基本维持着战略防御。哪来的兵力轮休?这不是扯淡?
第二条:退役士卒分配土地,给安置费。钱粮还好说,土地从何而来?别说卫所里的土地,那都是黄册数字而已。真正的土地那些世袭的军官们和侵占土地的权贵会拿出来分给底下苦哈哈的军户?
做梦!
第三条,预备役的方法更改。由府县自己和缙绅协商后,组织人手训练,成立各种预备役卫所,改为府县将青壮送到边军中训练,若干月后再放回。
这一条略有点靠谱。但是,换汤不换药。青壮还不是掌握在当地的缙绅手中。鞑靼人打来,难道还指望缙绅把自家的青壮拉出来去博命吗?有什么用?
李教谕道:“大兄的意思是…”
李东阳捻须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