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力量。
这只是中策的一部分,羁绊鞑靼人一段时间,并削弱他们。最关键和本质上,还是要大明能在此期间积蓄国力,为战略进攻阶段做最后的准备。”
张昭最后一段话说的弘治皇帝连连点头。确实,最重要的是办好自己的事情。
但同时有点不明所以,问道:“牵制鞑靼人,令他们内斗,这是可行的。而削弱,这如何削弱?大明的丝绸、茶叶虽然好,但鞑靼人的战马也会不断的生产出来,并不会断绝。”
燧发枪的事情,张昭早就上奏章解释过。否则,西北那边要放开给民间购买,朝堂诸公如何会同意?是以,弘治皇帝此时不奇怪张昭的说辞。而是直接问他关心的问题。
张昭说的口都有干。这涉及到经济方面的一些常识,说起来要累死人。但是,为了让弘治皇帝支持他的策略,他还得说。想一想,组织语言道:“
陛下,大明和鞑靼,双方每一年各自的国内生产总值是可以统计出一个数字的。历年的数字加起来,再扣除每年的消耗,得出的就是一国的财富。
在大明而言,就是太仓里的银子、粮食、布匹。
那么,双方现在互市,进行贸易。在这个做生意的过程中,则必然是有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