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最为卖力?
在明朝固有的观点中,读书人高人一等。监生虽然不被主流的读书人们看中,但也是读书人。他们来坐监读书,是准备当官的。谁肯将前途系于一家报社?
他卖力,是因为他在国子监中看不到出路。其他三个高年级学堂的监生们做事,那是因为他们快要毕业,要找实习的衙门,将来谋一个好出路。卖些力气,新秦伯帮着说一句话,实习单位不就解决?
汤玄策只犹豫了片刻,便再次躬身抱拳行礼,郑重的道:“学生愿意。”
张昭禁不住笑起来,道:“你倒是答应的干脆。我一个月二两银子雇佣你,你就不怕在京中过得不好吗?”
二两银子一个月在京中委实不高。读书人只要再参与交际,这根本就不够用。
汤玄策心里的紧张稍去,恭敬的道:“伯爷连受伤的老兵都会安排妥当。学生用心做事,伯爷定不会亏待我。”
张昭这次是认真的看了看眼前的中年监生,有点东西啊,笑道:“好。从今天起,你便是真理报的高级编辑,月银五两,我要你负责接下来的头版内容。”
汤玄策有些踌躇,“学生并没有经验,恐怕有负伯爷重托。”
张昭摆摆手,“谁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