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他沟通过。只是他还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答复给张昭。
其实,李阁老是打算迂回的拒绝张昭。国子监的弊端是有一些,但是最大限度的保证了监生们的稳定啊!
想想看,两千多监生可以随意的出入国子监,京中什么流言传不起来,有没有人会鼓动他们闹事?监生虽然出在读书人鄙视链的下游,但也是读书人啊!也是士林的一份子。
而让监生做吏员,且不说监生们愿不愿意去,朝廷有那么多位置给他们吗?
眼前的刘健刘首辅,就认为朝廷财政困难,主要原因在于斋醮、织价、冗官、营造之浪费。
扩大监生的就业面,放其进入体制内,其实就是增加冗官啊!前宋之难题,殷鉴不远。
李东阳的想法是让真理报上的舆论发酵,继而让张昭认识到他的幼稚之处。这比他明确的拒绝张昭要好。
刘健微微诧异,他还以为李东阳和张昭达成了一致,不想李东阳竟然是反对态度。心里的某些心思就淡了些,严肃的表情稍稍放松,道“嗯。你多和他沟通。国事不是儿戏,需要徐徐图之,而非下猛药。”
张昭和李东阳避讳,不再见面。但是刘健是什么人?他难道会真的认为李东阳和张昭没沟通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