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种不好的预感,张昭今天很有可能会过关。
当今天子号称贤明,容人,纳谏。但其实他们这些天天跟天子接触的臣子都知道,天子其实性格并不倔强、强势,属于比较好说服的那一类皇帝。
那么,张昭有没有“把握”到天子的脉搏呢?这只有他自己知道。
…
…
见张昭认识到是在国子监之事上犯了错误,弘治皇帝一肚子词都憋着,只能沉吟片刻,组织着语言,道:“爱卿锐意革新是好的。但是,要先把手头的事做好。”
张昭听懂了,瞬间明白问题出在哪里。心里禁不住道:卧槽!
皇帝果然是世界上最多疑的生物。
所以,再过二十年,嘉靖朝开始的大臣们那水平都是一个赛一个的高。开局皇帝遛大臣,中后期大臣把皇帝当猴遛。
张昭自问推动国子监改革并没有揽权的意图。国子监那一亩三分地他根本看不上。他只是需要大量且廉价的识字的文人,以此推动教育体系的改革。
至于说他为何选国子监作为在取得“在京师、天津卫试点废除卫所”成功后的突破口。
根本原因还是报社缺人啊!只有汤玄策一个监生愿意在真理报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