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的记忆,搞出了一套作训章程,练出了一些不错的士兵,但他手下的高层将领,却还是当初的那些老人。
如郑泰。
这人与郑联、郑彩兄弟可算是郑氏下一代中的后起之秀,都是惯于操舟纵船的人,大海之上基本的军事素养和管理才能是有的,可对于陆地战争实平庸的很。
这两年里听郑芝龙的话,自己也耐着性子把戚继光的《练兵纪实》看了几遍,还把郑芝龙使人编撰的《戚继光抗倭之战记事》、《百战经典》,这些书翻了又翻,但这真不代表着他的陆战能力就提升了。
现实不是游戏,不是你得了本兵书,就能提升智力和统帅的。
后两本书,在集团内部的不少人眼中直就跟故事书划了等号。
不管是戚继光抗倭之战的事例,还是历史上的名将经典之战,对于一般人言,可不就是故事书么。
还好郑芝龙给郑泰的命令就是抢夺赤嵌镇,修筑大营,看住禾寮港,而不是叫他与郭怀一合并一处拿下禾寮港。
“炮轰,快架起大炮轰他娘的!”
郑泰没有自作聪明的去打禾寮港。他带着人从桃源一路走来,那就想清楚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这郑家的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