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了,粮食是青龙镇续命的东西,而眼前的战事还处于胶着状态,胜负难分。一旦这五百石粮落入李虎手中,养虎为患不说,要是遇到大灾荒,青龙镇几百年的基业不保。
那次纳兰与独孤月受命调粮前往潼关,他冒着风险,将剩下五百石周转到秘密粮仓,以备不时之需,这周密之事自然是难逃李虎及慕容城等人的猜疑,只是没落实锤而已。
李虎叛变之后,驻于青龙镇,也无时不刻的观察时局变化,也曾后悔为夺功,参与坑害高仙芝和封常清,以皇族身份背叛大唐,而投叛军。他想事情也不至于绝地,他若在关键时刻再携控制的崤函之地回归唐军,又立一功,届时再像天子俱表,自己当初亦是不得已为之,定会得到原谅与加封。
当然,他在等待时机,只要潼关不破,安禄山僵持不了多久。虽然高、封二人被冤杀了,朝廷安西军、朔方军中还有能战之士。与安禄山这些范阳兵比起来,差不到哪里去。李虎的算盘就是占据崤函,静观动态。他知道,只要潼关不出兵,安禄山就无法逾越进入关中。待其疲惫之时,趁机反水,助朝廷一臂之力。而要在崤函呆下来,七八千人要吃饭,上千匹战马要吃草,所以粮草就十分紧要。
安庆绪肯定不会给他多少粮草,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