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于营州的李谨行所在地。此次朝廷出征高句丽的兵马征调的全是唐初内附于营州归李谨行统辖的粟末靺鞨部四万番兵。
李谨行为粟末靺鞨部酋长突地稽之子,其部落家僮有数千人,以财力雄据边关,被四夷所忌惮。
东西两支兵马同时组建征讨敌国,大唐自此开启了两线作战模式。
剑牟岑在拥立安舜为高句丽新王后派去新罗的信使带回来了好消息。
新罗王金法敏不但承认了安舜的高句丽王位,还提出相互联盟反唐的建议。
剑牟岑与安舜欣喜不已,立即与新罗来的使臣结下两国攻守同盟合约,驱逐唐人,两国将世代友好。
剑牟岑提出,由于高句丽常年战争,百姓流离失所众多,田地多荒芜,国内富户之家大多被唐国掳走。其部下数万大军所需的粮草从高句丽各地难以征集到足够的数目,需要新罗提供粮草和军械支援.
新罗王金法敏得知这一情况后,咬了咬牙,不顾国内因常年与百济、高句丽战争,青壮年大量死伤,谷贵人饥的状况,拨给剑牟岑三万石粮,并派一万精兵驻于边境七重城,以便随时入高句丽增援。
剑牟岑和安舜在得新罗粮草军械支援后信心大涨,准备发兵,一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