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后被应用到新造的炼铁炉上,反响效果不错。
看这些正在筑造的炼铁炉的外形,采用的都是李煜提点后的高炉样式。以经做好的几个高约三丈,按经验老道的匠人说法,这样的炉子一次能出铁水一万斤,也就是五吨。
那几个造好的炼铁炉,奴工在工匠的指导下将一块块白色的砖敷上水泥往炼铁炉的内壁里砌成一层耐火层。
李煜看到此脸上的笑容就没停过,正在建的炼铁炉当初提的建议只是稍微修改了下外表形状,影响并不大。最为核心的技术是那些奴工正在往炼铁炉内壁里砌的耐火层。
可别小看这么一个不起眼的耐火层,它能使这个炼铁炉耐受的高温理论上能经受住1800度的高温,在人类冶金史上是一个跨时代的壮举。
有了这种可耐高温的耐火砖,大唐早以有之的炒钢法和坩埚钢法的技术就可以走向成熟,再配上辽东地区低硫低磷的铁矿,就可以批量生产出廉价、质量过硬的钢材来打造兵器铠甲。
耐火层所用的材料在华夏大地分布非常广泛,一种廉价的高铝粘土,亦俗称观音土,色白。后世辽宁复州湾,现建安西部海湾处就以盛产这种耐火粘土出名。
将这种高岭土研磨成细粉,再配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