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表音文字有个比较大的困扰就在于方言。从理论上讲,一种方言就可以产生一种文字。
关于这一点,使用表意文字的中国人可能体会不到。比如中国有些地方的方言里,会把“”发成“”的音,不过人们嘴上虽然会把“福州”说成“湖州”,但写还是写作“福州”的。又比如简简单单的一句“吃饭”,中国人可能会有几千种发言,到头来写在纸上,也只能是“吃饭”两个字。
“朱利安爵士,将来您和别人通信的时候,请注意一定要连贯内容,千万不要断章取义,孤立地去看一个单词。”费舍尔牧师曾经提醒过,“就以我在克莱顿县所看到的情形,本地的领主老爷们虽然大都会写字,但是因为受到本地的方言影响,把‘红色’写成‘冯谢’,把‘一分钟’写成‘一昏东’,那也是难免的事情。如果是本乡本土的人,看起来倒还没什么,外乡人看的话就有些麻烦了……”
当然了,对于久经应试教育考验的朱利安来说,这也只能算是困扰,根本算不上困难。
在已经掌握了语言的前提下,朱利安学习起文字就不难了,比起当年在地球上,为了学英语成天没完没了地背那些不知所云不知所谓的单词,简直是天堂和地狱的差距。这几天来,他进步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