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问郎君,此言确实?”一名老者上前问道,观其言行谈吐,绝非目不识丁之人。
“确实!”亭长高声道,“木匠石匠,工巧奴出身,年四十五以上者,均速速报来,府君另有安排。”
职吏各司所职,事情有条不紊的安排下去。
征发来的流民不乏有见识者,很快发现事情有些不对。盐渎县令的这些命令,压根不像是为北伐做准备,倒更像是要将三千人尽数留下,充入县城丁口。
但是,可能吗?
怀揣着疑问,众人依照要求分列,向记录的职吏报出姓名、年龄、籍贯和擅长的手艺。
桓容本想着,天上掉馅饼的事可遇不可求,这批流民中未必能挖出多少宝。哪料想,第一天就网上一尾,不,三尾大鱼!
颍川荀氏,颍川陈氏,颍川钟氏!
凡是读过三国演义,对荀彧,陈群和钟繇的名字必不陌生。这几条大鱼并非出自嫡支,而且遭逢战乱,亲人离散,学识比不上先祖,但见识和本领仍超出常人。
看着记录下的名字,桓容嘴角咧到耳根。
发财了,发大财了!
如果次次都能这样,他不介意多吃几桶饭,多坑渣爹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