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地界。懂汉话的优势明显,能帮着汉人和杂胡联络,另得一份报酬。
杂胡之间陆续传开,这支羌部干活不累,危险不大,油水却相当丰厚。
“听说部落里的人都不养牛羊,多数改做生意。头领搬到盱眙城内,住的是大宅院,冬天有地热。”
地热是个什么东西,多数杂胡尚无概念,但这不妨碍心中畅想。
遇到羌人带着商队路过,看到对方穿着绢衣,满脸油光,羡慕之情油然而生,反对南-投的声音越来越小。
有眼睛的都能看到,彼此的差别实在太大。再旗帜鲜明的反对,明显是和整个部落过不去,闹不好就会被人背后下刀,事了扔到雪地里一埋。
不是没人想过南下劫掠。
问题在于,中间还隔着秦氏坞堡。过去还好说,回来怎么办?去的时候一穷二白,回来却是拉着马车,傻子都知道干了什么。
若是被坞堡盯上,再别想有好日子过。
仔细想想,远不如举部投靠来得划算。
杂胡想得不错,却没法全部如愿。
桓容固然有意招收杂胡,借机壮大手中力量,但碍于州兵数量不多,口子不能开得太大,人数达到一千五百便停下了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