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就能窥出一二。
以上天示警为契机,上请新帝打消巡狩的念头,安心留在建康,最好能就此守在台城;同时,桓容初登基,尚没有大婚,连婢妾美人都没有半个,正该充斥-后-宫,绵延子嗣,方能安稳国祚。
前一条,谢安郗愔亦表赞同,唯王彪之没有明确表态,颇有几分模棱两可。后一条,王谢士族没有参与,多是中等士族和小士族上奏。
和司马氏在位时同理,王谢士族树大根深,无意送女入宫,更不屑于外戚之位。虽言同桓氏合作,但桓氏兵家子的身份,终是不能抹去。
中小士族则不然。
天子弱冠之年,初登基,身边空虚,正是人的最佳时机。
最重要的是,桓容登基之前,同王谢士族多有盟约,最大的一块蛋糕已被瓜分完毕。连周氏这样的吴姓都得了不小的好处,族中子弟接连出仕,有渐起的征兆。
众人早有些按捺不住。
其后,王太后和褚太后出宫,王氏和褚氏郎君得大中正品评,未及即选为官,哪怕是在边塞,却代表着天子的信任和态度!
见状,尚无行动的各家终于坐不住了。
日食恰好给了各家机会。
什么风最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