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溪,除了它的水是卧虎山上六千多人的生命保证之外,这虎涎溪附近的泥土,也被嬴泽看上了。
六月初二一大早,嬴泽就带着人,沿着虎涎溪一路向上,整整走了将近二十里路,挖了上百处的溪边红泥,带回了营地。
这些红泥,就是用来烧制砖头的材料。
嬴泽前世对于建筑行业有所了解,也知道普通红砖的长宽高分别是240毫米,115毫米和53毫米。
虽然嬴泽不知道为什么是这个数字,但这并不妨碍他把这个数据拿来套用。
利用系统的测量,嬴泽用一把小刀轻易的切出了一块正好是240*115*53毫米大小的砖块。
这块砖头将作为这个世界的第一块真正意义上的红砖,留存于世,也将作为接下来所有红砖的标准,被放在这个营地内妥善保存。
按照型号切削好了之后,这些砖还需要经过晾晒,使其中的水分大致干燥,才能放入窑炉中进行烧制。
烧制完成之后经过冷却,便是成型的砖头了。
按照道理,晾晒的时间需要很长,大概十几天,但嬴泽现在没有这么多的时间,于是便将之前烧石灰石的热量收集起来,用数个鼓风机吹进地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