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情的信物,还有什么能比发绣更能体现少女的心意呢。
发绣绣庄的老板是一位年纪超过五十岁的阿婆,惠阿婆。昔年,先帝过六十岁大寿,富家老爷要准备一副十五米长的千里江山盛景刺绣卷,招募了几百位绣娘来富家庄,日夜赶工绣图。
当年二十岁的惠阿婆出色的绣工引得了当时负责操办贡品的一位富家少爷的爱慕,可是惠阿婆并没有像富家庄上的外支一样,欣然接受富家公子丢出的爱意。独自以技艺在富家庄上立足,研究出了后来单独成为朝廷贡绣的发绣。
发绣驰名无竭河以外,闻风而来客商无不被它精美所惊叹。
有一日,裎妃曾专门问惠阿婆。
“阿婆,你当年为何拒绝富家公子的好意?这不是每一个外来姑娘都渴望的事么!”
惠阿婆道,“当时来富家庄并没有奢望过多,只知道来做绣娘有银子挣,便随着客船来了,只想换些银子回去便罢了,没想到这来便再也回不去了。我虽出生贫寒,但是在家乡也算出身大户,十五岁许了亲事,成亲一年后有了一个女儿,夫家对我也好日子过得平平淡淡,可不料有一年发了饥荒,村里饿殍遍地,娘家和夫家都遭到了灾民的洗劫,我随着夫家人躲进宗祠里,每日偷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