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王城邯郸。
蒙骜则领兵二十万坐镇雁门,威慑姜珝的代县。
秦国这一次为了灭赵,出兵五十五万。
秦国内部此刻除了抵挡北方匈奴的军队,以及镇守各地的城防军,已经没有兵力可以调动了。
尽出全国之兵。
光是这五十五万大军,就足以说明秦国对赵国的重视。
而且这一次,秦国没有丝毫的掩饰,提前数月便调兵遣将,摆明了就是不灭赵国不罢休。
震慑与秦国五十万大军,魏国第一时间与赵国断了往来。
魏国其实也不是不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
可知道又如何?
知道了,就一定会派兵救援吗?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丝侥幸,而这个侥幸,会被秦国利用。
例如秦国或许会与赵国同归于尽。
若秦国灭了赵国,但秦国的五十五万大军同样伤亡惨重,那魏国不但危机尽解,更有可能趁机占领赵、韩两国曾经的国土。
这是一个很小的可能,可当这个可能被魏国的某些官员大肆宣扬时,一样会让人深信不疑。
秦国一定会与赵国同归于尽的。
与此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