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时期,这个数量更是增长一倍有余,而当时大唐的总人口也不过才几千万,僧道的数量简直比大唐的军队还要多。
另外这些人不事生产,而且很多都是壮年男女,建筑寺庙又消耗着大师的钱财,可以说简直是大唐身上的寄生虫,少一点可能还影响不大,但随着数量的增加,迟早会让大唐不堪重负,所以必须要限制他们的数量。
本来给僧道发放度牒最早出现在北魏时期,不过很快被废除,直到中唐时期,因为僧道数量太多,所以大唐才又开始发放度牒,只不过当时大唐财政困顿,结果度牒竟然被朝廷做成一门生意,只要有钱,就可以买到度牒,而且管理也不严格,所以根本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直到后来北宋时期,宋朝专门设立发放度牒的机构,而且每年发放的度牒数量也被朝廷严格控制,甚至连那些为数不多的度牒,也需要僧人或道士花费巨额的金钱购买,结果导致佛道两教的人数锐减,也是从北宋时期开始,佛道两教才被朝廷彻底的踩在脚下。
僧道录司发放度牒,也仅仅只能控制僧人或道士的数量,但现在寺庙手中还掌握着大量的土地,所以李休才又祭出第二招,那就是清查寺庙道观的土地,特别是寺庙,因为僧人有免除税负的特权,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