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统治谁的问题,都是大明皇帝陛下的臣子。
实际上就类似于春秋时代那些乱七八糟大小诸侯们之间的关系。
随着缅甸国王的臣服,大明彻底完成了对于中南半岛的统治构架,总共册封了安南,真腊,老挝四国,暹罗,缅甸八个藩属国,另外还有二十多个同样藩属的公侯伯土司国。这种土司国并不仅仅是缅甸有,暹罗的一些地方小军阀也得到了类似性质的册封,反正这东西越多越好,杨皇帝不怕封上几百个,越多越便于他进行控制。这些藩属国内政自主,朝廷在王国设立总理大臣,在土司国设宣慰大臣,但这些大臣无权干涉藩属国内政,那些小国君们爱怎么压榨自己的老百姓就怎么压榨,反正压榨出来的钱,最后也都落在大明商人手中,实际上就是类似于原本历史上英国对印度的统治。同样对于在这些藩属国的大明百姓,这些藩属国也是无权管理的,包括犯罪的也都必须交给驻守大臣处理,同样藩属国也无权向他们收税,这些在他们境内的大明商人只向大明交税,另外这些藩属国每年根据情况不同,还得各向朝廷缴纳不同数量的供奉,类似于荷兰人在东印度群岛收的人头税性质。
完成这些任务后,那些小国君们剩下的就爱干什么干什么了。
至于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