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太大,我竟不知他隐居何处,否则定当拜他为师!”李月这才知道,原来自己和长虚一直推崇的王维也在终南,不禁感到有点惋惜。
“不妨,他肚子饿时还会出来的!”杜甫幽默说道。
“先生现在还在写诗吗?”李月问道。
闻此言杜甫默然不语,自三次科举不中,他的生活日渐窘迫,新年已到,他竟身无分文,家中已无米下锅,又不好意思再向秦邯开口,只得把棉衣当了,换几文钱送给娘子,自己不忍看孩子们的可怜,为省一口米,自己便躲到秦府混饭。
李月见状长叹一声,他明白杜甫的境遇,除夕之日,连冬衣也要当的人,何谈写诗?他从身上摸出几锭银子,约一百两,他对杜甫说道:“我知先生高义,不愿为五斗米而事权贵,我也奔波于微末,前日方归家,这些银子对我无用,赠与先生,万望勿推却,君子之交,当在于心,若先生不收,那便是矫情了!”
杜甫看着李月,半天方感动地说道:“李兄和我虽初见,却如此知我!好,我杜甫愿交你这个朋友,初五在长安聚仙楼上我和几个朋友聚会,李兄不妨也来!”
“多谢杜兄相邀,届时我一定去!”
除夕之夜自古是全家团聚之夜,不管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