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开,唐军又吃败仗,使得刚沉浸在阿布思大捷中的大唐百姓被一棒敲醒,大家已经不再指望南诏会有奇迹出现,纷纷把最后一线希望投向了西北的唐土之战。
正当杨国忠焦头烂额之时,突然接到沙洲刺使杨休明的奏章,说李月在沙洲城下大捷,杀敌近万,这时幕僚苏瑜向他献计,派高阶武将去支援沙洲,夺取指挥权,杨国忠大喜,他连夜进宫禀报李隆基,三万吐蕃军增援沙洲,希望朝廷也能增兵,李隆基欣然同意了他的奏请,命他去安排援军一事,杨国忠安排心腹杜乾运率本部三万人去支援李月,并密令他在阵前夺取领导权,杜乾运是三品大将军,而李月是四品将军,虽然不属一军,但两军配合时,按大唐军制,应是军阶高者为主。
蔡明德终于在嘉峪关以西一百里处,发现了杜乾运的部队,他命令属下骑兵除去大唐盔甲,换上吐蕃骑兵的服装,有意暴露在大唐斥候的面前,杜乾运听说有吐蕃骑兵出现,不敢怠慢,命大军扎营防备,一连一周时间,蔡明德率军在唐军的营寨附近左出右伏,令杜乾运疑惑不定,始终不敢出发。二周后,杜乾运终于意识到这一定是吐蕃的疑军,目的是干扰支援的唐军,他便不再理会,命大军起拔。蔡明德又命手下换成便服,头扎红巾,冒充这一带经常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