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却隔岸相望……
右手食指轻轻的虚指颤,使得枣核形的气息控制技巧更加丰满,平稳的波动,沉稳中透着些许轻巧劲儿,带动着满溢的情绪,仿佛真的来到了苏州园林的外场……
扬琴敲击力度抑扬抑缩,此起彼伏,吴天的手指灵巧无痕地展示着过硬的技巧,气息饱满,位置牢固,随着曲子力度的轻巧和沉重,一直保持着舒张、沉稳的支点,显示了其过硬的基本功。让在座的几位评委都默默地点了点头。
三分四十五秒的表演时间,在杨月菲扬琴的一声减缓的滚奏中,吴天最后的强起减弱的结束音中,徐徐离去。
声音淡然静走,仿佛已然消失掉,吴天轻闭双目,双臂依旧保持着吹奏姿态。良久,缓缓地舒张开来,将笛子放下,深鞠一躬,协助杨月菲收拾扬琴退场。
作为一个表演系演奏人员,上场与立场也是打分的一个重点,要不然,吹奏的再好,但刚刚结束演奏便成了另一种形象,给人感觉吹奏过程中并没有投入太多的感情,会让人觉得唐突,觉得不够完美。
吴天做的非常好。这个源自于他重生前工作于歌舞剧院,一年保底儿场的义务演出,虽然没有收入,但却给了他丰富之极的舞台经验,通俗的来讲,就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