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陷,严重地制约着这款战机的性能的发挥。
作为一名航空教育工作者,沙教授对战机有着特殊的感情,他并不是正统的科班出身,他是从军队上来的,以前曾经在海航呆过,就是进行飞机机务保障的,在那里,他不断地刻苦学习文化知识,最终成为了西工大的教授,正是因为有这种经历,他也知道对战斗机部队来说,他们期待着更好的飞机的那种迫切心情。
所以,沙教授从那个时候开始,就介入了歼七的研究,当然,最初是没有任何的科研经费的,他的研究,就是带学生的毕业设计的时候,就把提高歼七机动性作为一个课题。
沙教授经过几年的研究,也就逐渐地汇聚到了改进飞机的机翼形状来提升飞机性能的这样一种思路上来,西工大对此进行了肯定,而且开始进入了系统的研究之中。
一直到后来,132厂也在对外军机贸易中赚了不少的钱,于是,就进行了一条龙的合作,132厂提供资金,进行厂校的联合,对歼七的改进进行预研。
其中当然也经过了不少的挫折,但是到后来,1987年的时候,这个改动终于立项了,而且成为了空军重点关注的项目。
改机翼、改发动机的这些方案,可以改善飞机中低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