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继位便追随左右,对孙权了解甚深,尤其称帝之后,更是小心翼翼,不敢有半分违礼之处,太子和鲁王党之争,吕岱更是独善其身,年过花甲,依然主动请命
出征讨伐廖式叛乱,正是为了不卷入这场争斗之中。
虽然如此谨小慎微,但他却忽略了功高震主,即便他主动外放,督军庐江,孙权在大杀群臣、打压四大家族之后,最终还是将矛头对准了自己。太子和鲁王党之争,牵涉多是文臣,但也有武将在外上书,以陆逊为首,其余诸将也书文,其中有数位都是吕岱培养的武将,虽然并无师徒名分,但多年领兵,追随左右
,都知道是他曾经的部下。
孙权自从病愈之后,更加偏执多疑,打压文臣之后,武将也频繁调动换防,拜亲信孙宇为扬州刺史,都督北面军事,换回了吕岱。自从柴桑、豫章、庐陵三军被诸葛亮谋取之后,东吴对交州的管控大大降低,孙权这一次看似大张旗鼓拜将出征,却不发一兵一卒,叫吕岱全权行事,实则就是为了搅乱
交州的平静。
初来南海,吕岱尚自以为是孙权对他倚重,意气风发,整顿军事,晓瑜各个郡县调兵,即便知道这次有超过一半的是新兵,但他依然自信满满,志在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