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也使得战乱之后大量土地荒芜而人口又不足的问题得到了
解决,眼下的情况与东汉初期极其相似,刘封让费祎他们多参考光武政令,施行振兴大计。
虽然百官一时还无法彻底理解这些举措,但每个人都明白一个信号,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朝野上下,要进入息民治政时期了,加强内政,再定天下。一番议论,不知不觉中午已过,朝会还未结束,刘谌的天平冠都戴不住了,放在龙书案上,和刘封聊天等候群臣商议,不过这些都是费祎和董允几人共同制定的,倒也没
有不合理之处,大家更多的是询问了解。
就在偏殿吃过午饭之后,朝会继续,接下来才是大家真正关心的问题,百官的任命,尤其是新增的六部,职权堪比九卿,甚至有的超过了九卿,个个都在期待。
目前大家心中明确的有尚书令,自然非费祎莫属,其次便是中书令和御史大夫,这两个职位至今悬而未决,一个掌管内宫,一个监督百官,职权极大。
另外便是丞相一职,至今不见提起,而最合适的人选刘封却并未担任丞相,这让所有人心中疑惑不已,难道还有比刘封更厉害的人来担当丞相?
就在百官重新归位,中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