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立,抵御着漫天风沙。
而阳关,因坐落在玉门关之南而名,虽然它因为《阳关三叠》而更富文艺气息,却只剩下一块后人立下的岩石碑作为纪念,关隘早已埋没在黄沙之下。
遗迹只残存部分房屋、农田、渠道等,当时正好一场大风刮来,大家躲避车中,当大风过后,这些遗址只剩下沟壑纵横,正如人们心中那般凄凉悲惋,寂寥荒芜。
大漠与古关雄姿交相辉映,让人心驰神 往,百感交集,只觉得天阔地远,人生苍茫,怀古之情,油然而生。
但眼前这一大片一眼望不到边际的绿地,虽然到了秋天蒙上一层金黄之色,但绝不是他以前看到的那副荒凉景象,简直是面目皆非。
放眼望去,只见泉水湖泊随处可见,红柳白杨,芦苇摇曳,随处可见绿洲盆地,竟比后世的内蒙古大草原还要丰茂。
历史变迁,岁月流逝,后世人对自然的破坏,在这两处亲眼所见的对比之下,让刘封的感触尤甚。
仅仅只是两关之地变化便如此之大,可想而知大工业时代的地球,是怎样的千疮百孔?
这一刻,刘封心中涌起无限思 绪,人类的进步,如果是以自然的退化为代价,那千年后的文明,真的是文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