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人都是东吴本土大姓,又是孙权信赖之人。
而唐咨却是降将,初为魏安远将军,黄初中,曹丕篡位称帝,利城郡军士造反,杀太守徐箕,推唐咨为主,但终因寡不敌众而事败,唐咨从海路逃到东吴。
孙权为拉拢人心,声讨曹丕篡位,拜唐咨为威北将军,封安亭侯,后与吕岱讨平廖式叛乱,平定交州战乱,因功官至左将军,持节。
但无论唐咨再如何努力,还是容易遭人猜忌,始终不得孙权信任,这一次御驾亲征,唐咨虽为左路统帅,但却是一条辅助路线,只是策应保护右路的刘纂。
若刘纂胜,他只需呼应进兵,若刘纂败,他就要领兵相助,可谓没有功劳,只有苦劳。
此次孙权驾崩,新皇登基,将帅更替,唐咨认为这是他翻身的大好机会,如果能在前军将战无不胜的刘封挡住甚至击退,他在东吴的威望将全面提升,虽还不敢与朱据等相比,但这些老将之下,自己便是军中第一人了。
鲜于丹久随唐咨,自然知道他的心思,言道:“明日末将去与蜀军搦战,看看其实力如何,再作打算。”
唐咨摇头道:“不可,刘封亲自来,麾下必有许多猛将,此时正是用人之际,几位若有折损,叫我如何与之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