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济州府这件事情之后,孩儿不这样看。孩儿认为楚国公说得比较对,对待读书人要用羊肉加大棒子的办法。这些读书人煽动性太强,会愚弄普通百姓为他们所用。国家的基石在于民心,而民心则是随着舆论的变化而变化。舆论,正是这些读书人对抗皇权的武器。
儿臣认为,对待读书人可以分而治之。听话的,给羊肉喂得肥肥的。不听话的,大棒子招呼,就像父皇现在做的一样。以雷霆之势,剿灭天下宵小之辈。所以,儿臣认为父皇做的没错,反而是对我大唐今后的稳定有利。
毕竟朝廷就是朝廷,要有朝廷的威严。这些以舆论控制人心的做法,应当坚决制止。舆论,一定要控制在朝廷手里。他们著书传道,也都得朝廷控制才行。只要对朝廷不利的东西,一律予以弹压。如此,才能保证我大唐的长治久安。
而且儿臣认为,知识都掌握在儒家的手中。长此以往会出现一家独大,与朝廷分庭抗礼的局面。大汉武帝时期,可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父皇也可以重现百家争鸣,不让儒家专宠于前。骊山书院的模式,就是很好的模式。
儒家,道家,墨家共同传播他们的学问。并不形成一个学派的势力,长此以往学派的势力就会大大削弱。朝廷也会有一批,懂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