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
陈瑞锦道:“此事如何猜的着?那会子宫中必是人心惶惶的。我猜戚氏是让人强送出宫的。她年轻,容貌也好,送出去好给宫中省钱。那时候太皇太后还没卖爵呢,缺钱的紧。潘太监怕是她没法子之时托付女儿与他。”
贾琮点头:“有理。戚氏后听说又要放宫中的幼女出来,遂去宫门外守着女儿领回去。也是天可怜见的。潘太监遂设法出宫,与她们母女二人团聚,成了一家子。对食也是真爱啊。”
陈瑞锦道:“依我看,戚氏心里怕是还念着柳家的不知道哪个。不然,何不让柳明漪姓了潘?还有,柳明漪在宝二奶奶那儿记录的籍贯是长安。一个四岁的女孩儿还能知道自己籍贯是长安?定是有人时常在她耳边念叨。戚氏还说她是自己前夫的女儿。明知道潘喜贵是太监……”
“这么说她还是惦记柳家的谁。”贾琮捏了捏下巴,“也是。柳家的男丁个个武艺高强,很容易惹女子钟情。何况潘喜贵不顶用。”
陈瑞锦道:“那潘喜贵虽是太监,却肯日日出去寻活计养家糊口,竟是比柳家那般只生不养的强出去十倍。”
贾琮想了想,道:“我记得杨大嫂子说,刺绣与指纹一样,每个人的绣工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