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会安排一些探子进去。但是很快,他们就发现这不是个好主意。
探子总是被揪出来,然后交给百姓处置,这远比一刀砍死他们,更让人难受。细作止路走不通,就只好改弦更张,救国君开始有目的的驱赶难民,向羌白一带前进,以难民消耗官兵为数不多的物资。
可是随着难民的增加,一部分商人也看到了商机所在,冒着风险,拉着粮食、帐篷、棉衣等救灾物资赶往羌白。
这个时候,商队是最受欢迎的,尤其是贩运米粮的商队,一进城就会受到官兵的保护。虽然眼前这支商队规模不大,所携粮食数目有限,但依旧享受到赵冠侯接见的待遇。
商队老板,是在同州一带颇有名气的行商,应酬手段自然不缺,两下交涉进行的很顺利,粮食的价格定的也颇为合理。虽然没有房子住,但是行商走惯了长途,可以吃苦,随车就带着帐篷,布置的极为奢华温暖,却也不会受罪。
赵冠侯送这位商人到了他的帐篷,却见帐篷里,还有个男子躺在那,脸上贴着几贴膏药,身上还裹着厚厚的羊皮袄,看不出五官和体形。
商人笑道:“这是俺的侄儿,跟俺学买卖,没出过远门,路上受了点风寒,礼数不周,大帅莫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