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也依旧是学生。他们的命值钱,怎么能往战场上送。这样,你告诉你丈夫,不管用什么手段,都不能让我浙江学子上战场去挡子弹。我出两万块,去雇佣商团的卫队、淮上的灶户,山东的平民。总之,只要是拿钱卖命的,什么人都好,我浙江的读书种子,不能让他这么祸害!”
他这话给其他商人提了醒,立刻又有一名松江本地商人道:“我们松江商会,应该集资,筹措出一笔经费来雇佣替勇。由这些收了钱的替勇,把我们的学生替下来。知识分子,是国家的未来,不能白白牺牲。他们有一百三十个,我们就雇三百个商团的士兵,把学生换下来。”
一腔报国之志,抱有牺牲的觉悟走向战场的学子,并不清楚,自己成了另一场博弈中的筹码。在经济疲软的大背景下,如果没有这些学生,陈冷荷的募捐工作也未必能进展这么顺利。为了保全学子的性命,为东南保住文脉不断,商人们,终于决定出血。
除了一笔总数近八十万元的捐款之外,粮食、衣服、丝绸、药品,募捐大会,收获喜人。这些商人经营的领域众多,这些物资大多存在他们的仓库里。
山东战场的物资消耗速度极快,作为南方重要的贸易据点,大批扶桑的商人也在松江积极采购,不论从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