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专门的加固,尤其是作为最核心生产设备的分馏塔,更是浇灌了多层混凝土。
因为发电厂没建成,炼化厂电梯还不能运行,所以王沪生、徐锐只能走楼梯一层一层的旋转着往下走,一直绕行了二十多次,下到地底至少有五十米,才终于进入到一个巨大的地下空间,然后一抬眼就看到了矗立的巨大分馏塔。
看到这巨大的空间,还有矗立的巨大分馏塔,既便是徐锐,也不免咋舌,这样的地下工程既便放在二十一世纪,只怕也不是随便能成的,在没有大型工程机械的这个年代那就更加的困难,由此也足可以看出苏联的工程基建能力已经非常强悍。
当然这也跟蒙古高原独特的土壤环境有关系,蒙古高原虽然不是黄土高原这样的冲积土壤地带,但是土层也非常的厚实,挖掘地下空间相对比较容易,这要是换成中国沿海的渗水土壤带,工程难度就会成培增长!
看到徐锐和王沪生联袂到来,在场的一干苏联专家便立刻迎上前来。
王沪生便连忙给徐锐和在场的一干苏联专家互相介绍,徐锐又挨个与这些专家握手,说起来也真的是惭愧,他身为察哈尔独立团的团长,包头事实上的当家人,工业区开始建设至今将近有半年时间,这还是他头一次跟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