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还有私塾,整个尉氏七大八小的足足有好几十家私塾,有教蒙学的,如刘昌郝小时候在李庄读的私塾。有教更深内容的,也就是现在刘昌郝读的私塾。
私塾的先生姓宋,是一个老举子,因为品行好,教学认真,在整个尉氏县都有着不小的名气。
前身性格略有些孤僻,交好的同学并不多,有两个同学冷嘲热讽,刘昌郝懒得与这两个“毛头小子”烦,径直走到后面。
宋夫子正在浇花,看到刘昌郝进来,先是惊讶,后是叹息:“刘有宁,汝如何来了……也好。”
也好?
刘昌郝忽然醒悟,敢情是宋夫子误会了。
正常情况下,这时候自家是焦头烂额的,不可能来上学。自己来了,宋夫子以为自己是来上学的,能来上学,说明自家的麻烦已经解决,但似乎解决自家麻烦唯一出路,那就是自己答应李家的亲事。
“恩师误会了,李大官人品行如何?”
误会?品行?宋夫子沉吟,误会那就是没有答应李家的亲事,又为何问品行?
他忽然讶然道:“刘有宁,汝欲骗婚?”
宋朝人厚嫁,但这个嫁妆属于女方的,除非女方死了,否则这份财产不属于夫家或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