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有差异,亦不会大,大官人可让汝家下人先行试验,此成本不须多高,确定工艺后再行大规模压榨。”
“其出油率约在一成半。”
若是用一些转基因大豆、先进的工艺,有的出油率能接近四成。眼下宋朝只有原始的工艺,又是原生态大豆,刘昌郝说是一成半,但他琢磨着,估计一成半都不足。
李阔海眼睛却睐了起来。
这是一道很简单的算术题。
往年一斗黄豆不足五十文钱,即便今年,一斗黄豆也不足六十文钱,若是黄豆能榨油,出油率能达到一成半,每斤油成本将会下降到五十几文,整比麻油成本少了近三十文钱。
油不是镜子,它是走量的商货,一斤三十文,一万斤便是三百缗的收益。
他有些不大相信,不过试验一下,又能花多少钱呢?
出了李家,梁小乙也不大相信:“昌郝,黄豆岂能榨油?”
“小乙哥,岂止黄豆,能榨油物事有很多,只能说,眼下用黄豆榨油,收益乃最高也。”
“真能榨出,吾等也可以榨。”
“吾等是能榨,然无成本,仅能用小作坊榨,随之如卖油翁一担担地挑于京城出售,此种收益不要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