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个例子,郭威陵一直长不起来树,放在宋朝出现一些妖异的说法。连树都长不起来,活该后周的江山为宋取代。其实真正的原因很简单,郭威生活俭朴,殡葬简单,下葬后也就是将四周的黄土堆一堆,便是他的陵墓。
这些黄土全是不能蓄水的砂土与风沙土,整个小陵山一直处于缺水状态,因此除了一些旱枣树外,余下的树木在郭威陵山上始终长不好,两者不在同一区域,土壤性质却是一样的。
验证也很简单。
他拿起铁锹开挖,这里土质松散,容易挖,一会挖出一个两米来深的小坑,忽然站在坑底举起拳头兴奋地吼了一声:“耶!”
这一带全是土坡,与土壤深度无关,挖到坡底也没有石质层。主要是挖了两米多深后,他看到了湿润层,细沙微粒也消失了,成了真正的砂壤土。砂壤土虽漏水是“活土”,风沙土则是“半死土”,两者虽皆是漏水重的土质,却是天壤之别。
这验证了他刚才的一个猜测,原先刘梁村这里的土质也不好,可是由于村民滥砍滥伐,导致土质进一步恶化,但底子也不是那么太恶劣。
若是继续下去,会更恶劣。
不但坡地,就连四周的山亦是如此,往后去,由于表层风沙